市場需求是冷鏈發展的階段,而我國冷鏈產業的缺口則是推動物流企業發展的契機。2021年,中國冷庫保有量約5224萬噸,冷藏車14.36萬輛;2019年,美國冷庫容量達1.03億噸,冷藏車25.41萬市場需求是冷鏈發展的基礎。
市場需求是冷鏈發展的階段,而我國冷鏈產業的缺口則是推動物流企業發展的契機。2021年,中國冷庫保有量約5224萬噸,冷藏車14.36萬輛;2019年,美國冷庫容量達1.03億噸,冷藏車25.41萬市場需求是冷鏈發展的基礎。
雖然我國物流業存在著種種問題,但是產業的發展依然勢不可擋。2012年郵政、交通運輸及倉儲對GDP貢獻為10%左右;物流總額為GDP的3倍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6.7%左右,占服務業的15%左右。
在IFWLA(國際倉聯)成立40周年之際,中國倉儲協會于5月8日至12日在北京承辦IFWLA2013年會,該年會同時也為第八屆中國倉儲業大會。大會期間,國內外物流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的發展問題。與其他行業大會不同的是,參會代表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問題”、“不足”、“矛盾”上,他們轉換角度與思路,看到的更多是“?!北澈蟮摹皺C”。
促使物流業加快對外開放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物流產業已經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十大振興產業之一。目前我國物流產業規模龐大,據統計,2012年郵政、交通運輸及倉儲對GDP貢獻為10%左右;物流總額為GDP的3倍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6.7%左右,占服務業的15%左右。

對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倉儲協會副會長何明珂深有體會。會上,何明珂介紹,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十一五”時期投資規模累計可達10萬億元,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萬億元的十分之一,五年內年均增長約27%左右。2012年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其中,交通運輸業完成投資2.6萬億元,同比增長20.2%。
當然,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在何明珂看來,國家對物流業的重視對行業發展很重要,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加快發展物流形成共識,物流產業地位迅速提升。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物流業對外開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我國的貨運業務也逐漸擴大范圍,不再單單只是國內的貨運,連同國外也一并加入進來,從事道路貨物運輸、快遞、遠洋運輸、航空運輸、倉儲、物流地產、物流咨詢等各類業務,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對我國物流業來說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物流業對外開放的積極意義毋庸置疑,據何明珂透露,2013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物流業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