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上出現大量的貨運APP,物流公司人員可通過貨運平臺注冊認證之后,在上面進行繳費皆可發貨調車,然后貨車司機通過瀏覽發貨信息來聯系物流公司,如果價格方面合適的話,雙方就可達成協議。專線也正式看中了這個熱頭,紛紛打電話進來咨詢,也不像以往那么被動,只能等著被選擇,這下可以主動選,所以成交率也在不斷向上升高。
物流作為社會經濟的支柱行業,中國公路物流在歷經高速發展后,現在整個行業里呈現,快遞有順豐三通一達五巨頭,零擔快運有安能、德邦等大佬坐陣,尷尬的是一想到專線企業,則會用散、小、亂來形容。
專線市場一直以來,沒有長出巨頭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點:
1、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
(1)長期大打價格戰
在整個專線物流行業里,價格戰是非常常用的競爭手段,價格戰打了一遍又一遍,導致現在很多企業能夠獲得的利潤微乎其微,都死在為生存而戰,更不要提發展了,所以專線企業一定要逃離價格戰這個惡性競爭的圈。
(2)服務方式單一,核心競爭力不足
現在很多專線公司的產品過于單一,而提供的運輸服務也大致相同,導致各個專線都沒有明顯的差異,甚至是大同小異,就因為每次接到的貨都比較零散,就很容易把貨送錯地方,就比如把原本送到這個地方的貨送到另一個地方,導致收貨人那邊收貨時間延遲,然后專線這邊也造成了費用,造成的結果就是好多專線只合作那么一次,所以對于客戶來說,就會沒有信任度,也就不會再考慮下次合作了。
2、市場進入“絞殺”局面
很多快遞公司和大車隊企業,他們要么把自己的業務領域拓展了,要么就業務石沉大海了,紛紛涌入大量的人來搶奪專線市場。

(1)很多快遞公司開始拓展業務范圍
現如今網上出現大量的貨運APP,物流公司人員可通過貨運平臺注冊認證之后,在上面進行繳費皆可發貨調車,然后貨車司機通過瀏覽發貨信息來聯系物流公司,如果價格方面合適的話,雙方就可達成協議。專線也正式看中了這個熱頭,紛紛打電話進來咨詢,也不像以往那么被動,只能等著被選擇,這下可以主動選,所以成交率也在不斷向上升高。
例如很多快遞公司做大了之后,開始進入專線市場爭奪利潤,就好比順豐、中通、圓通等。
雖然它們看似跟專線主體業務不沖突,但是已經慢慢瓦解了專線市場的部分份額,依托自身強大的網絡配送體系形成競爭優勢,進行業務延伸。
(2)大車隊通過業務下沉進入專線
大車隊近年來也開始進入專線市場廝殺,比如原來一些單邊物流的客戶都是專線公司在做,但由于大車隊自身的競爭一直比較殘酷,所以部分企業開始逐漸及單邊運輸市場,運營一些單邊整車的業務。
3、專線企業定位不明確
很多管理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談不上長遠的規劃,對企業的定位普遍都不明確,現在專線干的東西太多了,不僅要在前段把控貨物、中端負責運輸,還要擔心末端的落貨以及配送。然而,大而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成本還擺在那里,業務垂直才更具競爭力。
專線的價值在于個性化和靈活性,而專業又專一的定位,就是要將業務做精、做細、做垂直,才有機會打造屬于自己的行業壁壘,進而提高行業的競爭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