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電子商務這種全新物流模式將給第三方發展帶來無限的市場潛力與發展機遇,但同樣帶來了壓力和挑戰。由于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時間比較短,處于傳統與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之間,與國外相比不太成熟,與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相比競爭力較弱,特別是現在我國已經加入WTO,大量外資物流企業將長驅直入,中國物流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在此情況下,我國物流企業應把握機會,迎接挑戰,使我國物流業走向國際化、全球化。
從電子商務對物流的要求與傳統經營方式下對物流的要求比較,可明顯看出雙方之間的不同,并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優勢。
第三方物理使企業集中發展核心業務,在企業資源有限公司的情況下,為取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企業只支撐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業知識與技術依賴性強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虛擬化。
第三方物流可以提供技術靈活性、對技術靈活性需求的增長是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方物流可以提供其他技術靈活性,可為一家公司提供更大的活性,例如地理分布上的靈活性。數量不斷上升的供應商需要迅速的貨源補充,因而要有地區倉庫。通過利用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需要迅速的貨源補充,因而要有地區倉庫。通過利用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倉儲服務,一家公司就可以滿足客戶需求,而不必因為建造新設施或長期租賃設施 而調撥資金并在經營靈活上受到限制。同樣,服務的靈活性也能夠通過第三方物流來實現,這樣做可以向零售客戶提供超過雇主公司的更加多種多樣的服務品種。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來說則足夠了,后來可以為橫跨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提供服務。此外,資源和勞動力規模的靈活性可以通過外購來實現,管理者可以將固定成本變為變動成本,從而對不斷變化的經營條件做出更快的反應。

(一)利益一體化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基礎
與傳統的運輸服務相比,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利潤來源與客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并不是一方多賺一分錢,另一方就少賺一分錢的傳統交易方式。所以,與運輸企業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利潤來源不是來自運輸、倉儲費用等直接收入,不是以客戶的成本性支出為代價的,而是來源于客戶一起在物流領域創造的新價值。為客戶節約的物流成本越多,利潤率就越高,這與傳統的經營方式有本質的不同。對于物流成本,是指的物流總成本,而不是指功能成本最低化。
(二)第三方物流是客戶的戰略投資人和風險承擔者
第三方物流公司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經濟效益,更確切地說,它是以一種投資人的身份為客戶服務的,這是它身為戰略同盟者的一個典型特點。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務本身就是一種長期投資。這種投資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業務量的增長,這就形成了雙方利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業務量的增長,這就是形成了雙方利益一體化的基礎。同時,隨著各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法人企業作為戰略投資人已經成為一類重要的資本市場投資主體,在業務關系上的緊密性為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在資本市場上的合作創造了條件,雙方在股權、資本上的融合將更加緊密,第三方物流戰略投資人的性質將更加明顯。
(三)第三方物流是客戶的戰略同盟者
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是一般的貨運公司,也不是單純的速遞公司,在物流領域扮演多的是客戶的戰略同盟者的角色。在服務內容上,它為客戶提供的不僅僅是一次性的運輸或配送服務,而是一種具有長期契約性質的綜合物流服務,最終職能是保證客戶物流體系的高效運作和不斷優化供應鏈管理。
第三方物流的業務深深地觸及客戶企業銷售計劃、庫存管理、訂貨計劃、生產技術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遠遠超越了與客戶一般意義上的買賣關系,而是緊密地結合成一體,形成了一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長遠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領域還將進一步擴展,甚至會成為客戶銷售體系的一部分。它的生存與發展必將與客戶企業的運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西方的物流理論中非常強調“關系營銷”,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的迅速發展光靠自身的資源、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找戰略合作伙伴,通過同盟的力量獲得競爭優勢。而第三方物流扮演的就是這種同盟的角色,與客戶形成的是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第三方服務的用戶與提供者之間的戰略聯盟、物流伙伴關系均要求彼此公開的更多的信息,打破傳統的業務關系束縛,從“基于交易上”的業務關系變更為一體的、長期的“伙伴關系”。
通過對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電子商務這種全新物流模式將給第三方發展帶來無限的市場潛力與發展機遇,但同樣帶來了壓力和挑戰。由于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時間比較短,處于傳統與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之間,與國外相比不太成熟,與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相比競爭力較弱,特別是現在我國已經加入WTO,大量外資物流企業將長驅直入,中國物流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在此情況下,我國物流企業應把握機會,迎接挑戰,使我國物流業走向國際化、全球化。